
開學季降臨,暑假兩個月的漫漫長路總算是看到盡(曙)頭(光)了,
但是內心的大石卻還是無法完全放下,反而迎來的是更多的擔心和焦慮……?!
.

相信有不少爸爸媽媽都會有這種困擾吧~放暑假前要安排夏令營、安親班、親子出遊景點……
開學前又是另一場硬仗:
要準備哪些東西、擔心孩子能否良好適應、如果孩子耍賴哭鬧不想上學怎麼辦?
茜茜跟ababa企劃部特別整理從物質上的軟硬體設備,
再到心理層面的雞湯補帖,希望幫助到各位雲端戰友們。
.
.
.
目錄
▌開學前

準備清單看這裡~
.
👶🏻托嬰中心 & 幼兒園
╲生活物品╱

➊各種姓名貼|耐高溫+防水=消毒鍋也OK,衣物專屬燙布貼=水洗不會掉
➋姓名印章|防水款=蓋在口罩、尿布或衣物
➌姓名掛飾|方便快速辨識寶貝的物品
.

➍手帕夾/小方巾|多備幾條交替使用
➎替換衣物|應付突發狀況
.

➏睡袋|安全壓釦、靜音魔鬼氈
➐尿布|好穿脫、透氣、吸水量大,記得蓋姓名印章
.

➑室內鞋|好穿脫、包腳趾款
➒防曬、防蚊用品|幼兒園/戶外課適用
.

➓書包|優先選護脊、減壓、開口大、拉鍊滑順(小小孩好操作)
⓫聯絡簿|親師交流更了解寶貝
.
.
╲餐食用品╱

➊三色餐碗、幼兒餐具|可能須配合學校統一的規格需求
➋餐袋|有點支撐挺度、拉鍊滑順(小小孩好操作)
➌水壺|小小孩建議吸管款(避免打翻)
.
.
╲清潔用品╱

➊牙刷、牙膏、漱口杯|記得貼上防水姓名貼
➋濕紙巾、衛生紙|記得寫上寶貝的名字
.

➌口罩|記得蓋上姓名印章
.
.

╲加強防護╱
上學之後,病毒碼的更新很可怕!
爸媽必須要陪孩子撐過這個時期,我是『內服外用』一起防護!
孩子回家以後,先用抗菌清潔液(黃金盾01)噴全身,包括書包等用品,避免帶有的沒的回家。
茜茜分享文:https://cc99.tw/4Wokf/bl2509school (會有獨家團購優惠+貼心客服)
.

再來帶孩子去洗手,我們家的孩子都會主動去喔~
要怎麼養成這個好習慣呢?
就是準備他們喜歡的洗手,像我就是選慕斯狀(泡泡洗手液),按壓後像泡泡一樣,他們會覺得很好玩,同時又因為泡泡很細緻可以輕鬆深入指縫清潔,沖水也很好帶走!溫和不會刺激寶寶細嫩的肌膚也很重要唷。
茜茜分享文:https://cc99.tw/4Wokf/bl2509school (會有獨家團購優惠+貼心客服)
.
.
.
托嬰中心特殊需求品

➊口水巾|口腔期寶貝多備幾條交替使用
➋奶嘴|安撫情緒,協助寶貝入睡
➌耳溫槍|耳溫槍的準確性較額溫槍高(因衛生問題,依學校規定是否自行攜帶)
.


➍圍兜|可收折
➎奶瓶、定量奶粉罐|根據自家寶貝奶量準備奶粉與奶瓶
.

以上各種姓名貼、姓名印章、姓名掛飾、口水巾、睡袋、尿布、防曬及防蚊用品、耳溫槍、圍兜、奶嘴、奶瓶、三色餐碗、幼兒餐具、水壺、牙刷牙膏、濕紙巾、消毒隨身瓶等,茜茜都有不定期開團,歡迎加入我的賴,跟小幫手索取心得分享+團購通知。
.
.
👶🏻小學
╲生活物品╱

➊姓名貼、姓名印章、姓名掛飾|方便快速辨識孩子的物品
➋小方巾|多汗孩子可隨身攜帶
.


➌文具用品|鉛筆(自動鉛筆)、橡皮擦、尺、原子筆、修正液、鉛筆盒、筆記本、作業簿、便條紙、資料夾、墊板、美術用品
➍聯絡簿|親師交流更了解孩子
.

➎雨具|雨衣、雨傘、雨鞋
➏校服|可能須配合學校統一的規格需求
➐書包|優先選護脊、減壓
➑趴睡枕|視孩子需求午睡使用
.


➒防曬、防蚊用品|戶外課適用
➓智慧兒童手錶|依家長需求及學校規定而定
.
.
╲餐食用品╱


➊便當盒|安全無毒餐碗
➋餐具|簡易好收納
➌水壺|夏天冷水壺、冬天保溫瓶
.
.
╲清潔用品╱

➊牙刷、牙膏、漱口杯|記得貼上防水姓名貼
➋衛生紙、濕紙巾|帶個1-2包備用
.

➌消毒隨身瓶(乾洗手)|隨時消毒好easy
➍口罩|多帶幾個備用
➎常備藥品或兒童保健品|蚊蟲叮咬藥品或葉黃素、益生菌等保健營養補充品
.

➏ 抗菌清潔
我會再孩子書包裡面放一瓶泡沫式乾洗手,因為有時候下課不一定來得及跑去廁所的時候,至少可以趕快用乾洗手清潔一下!這很重要!
茜茜分享文:https://cc99.tw/4Wokf/bl2509school (會有獨家團購優惠+貼心客服)
.


還會幫孩子準備濕紙巾,畢竟吃完飯後的油膩或是桌上有時候髒了,衛生紙是擦不乾淨的,這時候有黃金盾專利抗菌成分的濕紙巾就很幫得上忙了。
茜茜分享文:https://cc99.tw/4Wokf/bl2509school (會有獨家團購優惠+貼心客服)
.

以上姓名貼、姓名印章、姓名掛飾、小方巾、文具用品、雨具、防曬及防蚊用品、便當盒、餐具、水壺、牙刷牙膏、濕紙巾、消毒隨身瓶、兒童保健品等,茜茜都有不定期開團,歡迎加入我的LINE,跟小幫手索取心得分享+團購通知。
👉🏻快速加入茜茜的LINE:https://cc99.tw/r5H4M/bl2509school
(私密優惠、貼心客服、育兒知識都在裡面)
.
.
生活作息調整

調整睡眠
開學前一週逐步調整睡眠與起床時間,充足的睡眠有助於寶貝生長發育、學習和情緒發展,尤其晚上就寢切記關燈,因為光線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,將影響寶貝的睡眠品質和生長激素的分泌。若睡眠不足,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、記憶力下降、情緒不穩定,甚至影響生長發育。
.

調整作息
3C影片內容節奏快速、聲光刺激多,容易讓孩子習慣「快節奏的接收模式」,一旦回歸校園,需要安靜聽老師講課或長時間專心做事時,可能感到枯燥或耐性不足。因此提前減少使用平板/看電視時間,為開學建立緩衝期,也可以幫助孩子逐步進入到「專心學習」的模式,讓孩子的生理時鐘慢慢拉回正軌,其實可以更快地幫助孩子「收心」。
.

營造學習環境
與孩子共同整理書桌、書櫃等學習空間,營造一個乾淨且舒適、專屬於孩子的學習環境。也可以在開學前與孩子一起「閱讀暖身」,如:每天閱讀10分鐘、完成指定作業,並設定新學期的學期目標,有助孩子在開學後能更動力、快速接軌校園生活。
.
.
心理預告和引導

繪本帶入情境
孩子常常透過故事來理解世界,選擇與「上學」相關的主題繪本,讓孩子從角色的經歷,看到自己可能遇到的情境。家長也可以在共讀中,進行額外討論,讓孩子慢慢消化、提前理解上學的正向意義。
.

預先熟悉環境
若是轉換到新的學校,家長可以提早帶孩子一起參觀各處室、教室設施、遊樂場,在參觀期間同步說明「受傷的話可以來保健室擦藥」等,減少孩子對陌生環境的恐懼;若為舊生則可以一起回顧以前上學時的照片,喚醒正面回憶。
.

讓孩子參與準備
參與感能讓孩子對「上學」抱有期待,而非只是一個「上學任務」。家長可以在開學前夕與孩子共同清點需帶的用品(參考以上準備清單),並帶孩子到文具店挑選需汰舊換新的文具或美術用品。
若為團購商品或有預算考量,爸媽也可以先設定範圍(截圖水壺三選一),抑或是動動小手自己黏貼姓名貼紙、決定姓名掛飾的位置等,即便是小小的選擇權,也能大大提升孩子的參與感。
.

正能量言語預告
面對陌生的環境、未知的人事物,其實不只是孩子,就連我們大人也會感到緊張不安,這不僅是人之常情,更是自然的自我保護反應。
與其急著期許孩子趕快適應,不如事先預告孩子即將轉換環境、會有新老師的教導、可以交到其他新朋友……,透過引導當孩子的靠山,陪伴他們一步步建立安全感和歸屬感。
.
.
.
.
▌開學後

相信不少父母都曾面臨寶貝哭喊著「我不要去上學」「不要你去上班」的窘境,並且以「可是我要去上班賺錢,不然怎麼買玩具、故事書給你?」來安撫寶貝,這樣的答覆到底可不可行呢?
.

雖然在大人的邏輯裡是偏現實面的因果論沒錯,但卻無法妥貼地安撫孩子因分離焦慮所產生的「不安情緒」,反倒是把焦點轉移到「物質」上。
這樣一來,孩子真正的情緒需求被忽略了,也容易讓寶貝在無形中背負壓力,認為「因為我喜歡玩具,害爸爸媽媽要辛苦上班」,甚至誤解「父母的愛 = 用錢證明」,長期下來,可能會養成孩子用「東西」來衡量愛與陪伴,而非情感交流,更失去了機會教育的最佳契機。
.

或許我們可以先同理寶貝的情緒,正面解釋上學及上班的意義,給予他們安全承諾,建立固定的上學儀式,共同扭轉對上學的抗拒心情,慢慢培養孩子適應環境、面對挑戰的能力,這將是他未來的重要養分。
.
.
我家小孩也有「開學症候群」?!

身體不適
食慾不振、睡眠品質不佳、疲勞疼痛(焦慮引發「假性生病」)
情緒波動
焦慮易怒、情緒低迷、分離焦慮
行為異常
注意力不集中、依賴玩具或3C(逃避)、抗拒分享校園生活、寫作業等
.
.
5招安撫焦慮症狀

準時接送建立「信任感」
孩子面對分離焦慮時,最大的擔心來自於「爸爸媽媽什麼時候來接我?」家長準時接送就是用行動遵守承諾,以「我說到做到,你很安全」的訊號,可以減少孩子對分離的恐懼。
若是有面臨狀況無法準時,一定要事先讓孩子知道,避免他們陷入「被拋棄」的不安。
.

攜帶熟悉物
帶上寶貝熟悉的物品,如:安撫玩偶、家中常玩的玩具、奶嘴等過渡性依附物,有助於孩子從依賴爸媽過渡到能在外獨立活動的能力,給予孩子心靈慰藉與支持。
.

鼓勵表達減緩焦慮
當孩子返家後因焦慮而哭鬧時,小小孩或許還無法準確說出「我好不安」、「我好想你」等感受,家長不妨用「情緒命名」或「情緒量化」幫助孩子更具體化地理解自己的感受。
.

尊重孩子的不同
可能會有不少爸爸媽媽,常常以孩子的同班同學來和自家孩子做比較,如:「OOO一週後進教室都沒哭哭了,為什麼你還在哭哭?」或是「你要是不像XXX一樣乖乖午睡,我就……」。
用「比較」和「威脅」或許可以表面上逼孩子趕快就範,但長期而言,過度比較只會讓孩子內心覺得自己不夠好;而威脅的手法也容易引發孩子的焦慮情緒,容易造成反效果,降低適應效率,尊重每個孩子自有的適應節奏,正向肯定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。
.

專屬陪伴時間
白天孩子在學校可能忍著情緒(在老師同學面前必須維持乖乖牌)、接收到不同資訊,小小腦袋卻還不知該如何消化,放學時一看到家人便卸下心牆,直接釋放最真實的「情緒爆炸」。
除了情緒風暴外,也可能會出現過度活動、退化行為、強烈的飢餓或口渴等表現來釋放壓力,面對這樣的寶貝,爸爸媽媽不必著急幫孩子更替新學校,並不是代表學校不好,只要每天抽出時間和孩子吃點心、聊聊天,讓孩子了解「家是可以放鬆的安全基地」,有助於孩子消化內心壓力。
.
.
建立上學儀式感
為了不讓每一個早晨的混亂,在無形中加深孩子的心理焦慮,固定的小動作、言語暗號、明確流程,都能幫孩子建立專屬安全感。
.

早晨上學儀式
起床歌⏩吃早餐⏩擁抱⏩上學前鼓勵話語
起床歌:可以選擇孩子喜歡的音樂、柔和輕快的歌曲。
吃早餐:營養均衡從早晨開始。
擁抱:溫柔的擁抱,給予孩子每日新探索的勇氣。
上學前鼓勵話語:不必過長且可固定,如:「今天也會很棒喔!」「我很快就會來接你喔!」久而久之,孩子就會自動聯想到「我被支持」。
.

固定模式
固定作息宛如一張「隱形的安全網」,穩定的生理時鐘與充足睡眠,
可以提升學習吸收力及專注力,而睡前及早晨固定流程,如:
前一晚整理書包>>上學欲穿的衣物放床邊>>起床>>穿衣>>盥洗>>吃早餐>>背書包>>出門
讓孩子明確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,減少未知的不安也有效減緩拖延,更能培養自律及責任感。
.

獎勵機制
與孩子共同設定清楚的目標,並透過貼紙、印章等視覺化的獎勵,將寶貝的努力具象化,能讓孩子把好的行為與快樂感連結,比起單一獎品或糖果獎勵的收買,集點累積可以讓孩子知道「堅持有回饋」,焦點是在自身持續努力的累積,而非最後的獎賞。如:一週集滿貼紙/印章,可以去公園玩或買一本繪本,從小且少的目標和獎勵開始,避免因標準太高、太遙遠讓寶貝失去內在動力。
.
.
當孩子說「我不要上課」,你可以這樣回

「今天(在學校)什麼你開心/不開心的事?」
→被大人理解與傾聽,可以降低孩子的焦慮,也會讓他們更有意願表達。將這句話作為開啟對話的「鑰匙」,深入了解孩子抗拒上學背後的原因,也能讓孩子知道「爸爸媽媽願意聽我說,而不只是要我乖乖聽話就範。」
⚠️如果寶貝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,建議可以提供是非題或選擇題的方式,再慢慢引導為開放式答覆;若寶貝不想回答的話,家長也要切記不用強逼他回答,透過「在學校玩(吃)了什麼、學校也有你喜歡的玩具或故事書嗎……?」以轉移話題的方式,幫助孩子連接正向經驗。
.

「我知道….,可是上學很重要唷!可以學習又能交朋友」
→先同理孩子的感受,再告訴他上學的價值,可以結合寶貝的興趣,讓他自己對上學賦予正面意義,透過「同理+賦能」幫助孩子從情緒轉向具體的正面動機。
.

「爸爸/媽媽知道你可以做得到」
→當孩子內心害怕自己做不好(交不到朋友、被老師罵)而逃避上學時,以信任和自我效能感的肯定與鼓勵,讓孩子相信「我能克服」並完成任務,就可以更容易跨越心理障礙。
.

🔔社會虐童事件總是令父母看得人心惶惶
爸爸媽媽也可以適時地觀察寶貝的情緒(被罵的時候捏手、易焦慮、過度哭鬧或異常安靜)、身體是否有不明傷痕、語言和遊戲表達上是否會模仿老師兇罵或處罰,甚至可以問寶貝「老師有沒有大聲說話?」加以評估及追蹤孩子在校內的情形。
.
.
.
「上學」建議共讀繪本書單

1.《 莫莫上學去 》|小康軒
作者:吳佐晰、溫曉君、廖曉君 繪者:鄭玉珮
茜茜分享文:https://cc99.tw/bDOGe/bl
2.《 彩色怪獸去上學 》|三采
作者/繪者:Anna Llenas 譯者:李家蘭
茜茜分享文:https://cc99.tw/kFGex
3.《 媽媽上班時也想著你 》|小熊出版
作者/繪者:信實 譯者:蘇懿禎
4.《 魔法親親 》|上誼文化
作者:Audrey Penn 繪者:Ruth Harper, Nancy Leak 譯者:劉清彥
5.《 我討厭去幼兒園 》 |維京出版
作者/繪者:長谷川義史 譯者:林真美
6.《 媽媽一直在你身邊 》|小熊出版
作者/繪者: 松尾里佳子 譯者:蘇懿禎
.
.
.
.
.
▌陪伴寶貝一起成長

開學不只是孩子的新挑戰,其實也是爸媽的「陪伴考驗」,無論是生理調整、心理支持到生活習慣建立,這些看似小小的安排,背後都是在幫孩子打好適應新環境的關鍵基礎——安全感。
.

因此,家長在面對開學症候群時,可以盡量以理解取代催促,用陪伴取代焦慮,讓孩子知道:「你不是一個人面對」,並接受每個孩子需要的適應節奏是不同的,也可以同步和老師保持溝通,主動詢問了解孩子在校的狀況。
千萬不要過度焦慮,才能避免將緊張情緒傳遞給孩子。給孩子鼓勵的同時也不忘給自己一些鼓勵,開學是一段新的成長旅程,是孩子的也是爸媽的。
.
.
.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