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論是心理諮商時,或是跟夫妻好友聊了徹夜,他們都探討到一個狀態,關於“原生家庭” 。
如果說我和人夫謙決定攜手改變的關鍵是什麼?
我無法選擇,但我可以做到 #不讓我的孩子重蹈覆徹我的原生經驗 。
/
◾️ 原生家庭帶來的深遠影響 ◾️
茜茜有記憶以來,爸媽的婚姻關係常常是爭執畫面。
爸爸脾氣不好,曾經因為我晚上睡不著起來畫畫,他氣到當場把我的畫撕毀,可能我因此反抗頂嘴,他便會體罰,這件事情在我心底劃下很深的傷痕。
媽媽則是因為責任感重,扛下照顧我們三個孩子,但也要一起工作賺錢,忙碌之下,開朗的她開始憂鬱、抱怨,常常哭⋯
大人是說,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,所以需要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。從小就是電視鑰匙兒童,似乎只要三餐被餵飽,好好活著就好。跟爸媽之間也不太會聊心裡話,因為沒有這樣的習慣與記憶。
夫妻好友:「你這麼努力工作,是不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歷過什麼?或是害怕失去什麼?」
茜茜:「我⋯不知道⋯」
他們給我一些時間沈澱與思考。
茜茜:「小時候,爸媽常常為了做生意而忙碌,家裡的狀況變化多,或許是這樣造成我的不安全感⋯」
我坦誠了內心深處的恐懼與擔心,說不上來實際發生什麼事,但那種感覺深植我心⋯
雖然父母雙全,還有兩個弟弟,但我一直都有種孤寂感,直到跟人夫謙結婚生子,有了自己的家庭,我才開始有夢寐以求的“歸屬感” ,卻也更害怕失去⋯
當人害怕失去會有什麼舉動呢?
可能為了不想失去而先採取防衛機制,也可能抓得更緊。
而人夫謙,父母很小就分開,由親戚輪流撫養長大,他從小在長輩眼裡就是乖孩子,不用管他就自己照顧自己、保持功課前三名、常常幫忙家裡做生意(不會拒絕)。
但他非常無法接受別人對他有一點不信任,會讓他感覺窒息想躲避(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)。
我們兩個,都是在原生家庭受傷的孩子⋯
沒有看過『相愛的範本』,又怎會懂『如何去愛人或被愛。』
/
人夫謙:「老婆,除了每天工作、吃飯、過生活,你有想過你上次關心我是什麼時候、為我做什麼事嗎?」
茜茜:「⋯⋯⋯我們一起工作養家,選擇可以多點時間顧孩子的工作⋯這是我的付出。」
我心裡知道這個答案一點愛都沒有,只是過生活,只有孩子,沒有老公的重量在裡面。
原來⋯
我根本不懂怎麼去愛另一半⋯嘴硬的他,難過到不行才問出口的這段話,也給我深深一擊和省思。
對孩子最大影響的不是學校教育,而是「家庭」。
想讓孩子學說話,我們先要說話給他聽;
想讓孩子學走路,我們先要牽著他的手;
想讓孩子懂得怎麼愛人或被愛,要先看到爸爸怎麼愛媽媽,媽媽怎麼回應爸爸的愛。
#愛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會都不晚
#有相愛的父母就會有幸福的原生家庭
#而幸福是會延續的
寫於 2020/10/15 星星即將出生的那天(待產中)
茜茜、人夫謙、屁寶5Y、秦秦2Y、星星0Y
/
很謝謝大家喜歡茜茜與人夫謙的生活教養分享,我們雖然常被認為偏“正向”,但不特別傾向哪一個教派,因為深信每個孩子都不一樣,在不同的成長階段,也要用不同的方式與孩子一起學習成長。
不少人提出希望可以將這些文章放在部落格,往後遇到關於孩子的教養或親子關係都能參考,因而整理了這一個系列的文章。
我們不是專家,只是一對平凡且深愛著孩子的父母,很樂意與你分享 💜
【想知道更多茜茜與人夫謙】
茜茜FB粉絲團 ► https://ababa.tw/YnJuI/bl
茜茜&人夫謙 Youtube頻道 ► https://ababa.tw/GCdOB/bl
茜茜 IG ► https://ababa.tw/Cg54c/bl
茜茜揪團瘋好物 社團 ► https://ababa.tw/uHbOl/bl
茜茜Line@ ► https://ababa.tw/1fifW/bl
只要註明作者「茜茜 育兒生活好好玩」、文章標題、原始連結(有效網址),歡迎引用或引述我的文章,不開放全文轉載,每篇文章(文字與照片)的引用上限為三分之一。非商業性的需求可直接使用部落格的引用通知,或是轉貼文章的三分之一(以內)後,提供”繼續閱讀”的連結至我的部落格原文。如有商業刊物轉載或其他需求,請來信取得本人授權同意。若未經合法授權使用而任意轉載或盜用(文字與照片),做為任何商業行為、販售商品或團購使用,即構成侵犯個人智慧財產權,一律採法律途徑處理。
相關文章